第(2/3)页 报完名后,便是紧张刺激的考前冲刺阶段。 大家都收起了往日的嬉皮笑脸,也不再和刚来一样,到处去结交朋友。 杜志和等人和苏誉吃午饭的时候,嘴里讨论的都是学习的事情。 报完名的第二天,赵老头便悠哉上门。 顾老头看见他,脸拉得老长。 赵老头不管他面色如何,怡然自得地被顾长乐邀请坐下。 “赵爷爷来了。” 赵老头“嗯”了一声:“正好路过,来你们这看看。” 苏誉这两天就等着他上门。 赵老头和顾长乐寒暄了几句,苏誉才开口问上次没问出来的问题。 对于苏誉的问题,赵老头其实也不清楚。 因为科举试题,他真的一点都没找钱夫子打听过。 而且算学他也是在科举后才接触了一些,但也只是知道个皮毛。 赵老头沉吟道:“应当问题不大。” “你说的这本书,确实是钱夫子参与编纂的。” “但数百年来,科举都没考过算学,今年应当也不会有。” “就算是考,也不会对成绩有太多影响,最多就是个加分项。” 这就和苏誉他们讨论得出的结果差不多。 苏誉听着,觉得有些遗憾。 文章他不敢说自己写得比其他人好,但要是说到算学,别说秀才公,就是这个年代的算学博士,自己估计都能比一比。 可惜了。 赵老头见苏誉听完后出神,奇怪道:“怎么,你很想朝廷科举能考算学?” 苏誉笑道:“算学还是挺重要的。” “若是朝廷也能加以重视,自然是最好的。” 赵老头有些恨铁不成钢。 “算学再重要,那也是杂学。” “你一个参加科举的考生,还是得把所有精力都放在科举文章上。” “你这小子心太杂,做事不分主次!” 听说还要在顺安府也开个书屋。 都这种时候了,居然还有心思想这么多事情。 苏誉被赵老头说了一顿也不恼,笑着回道:“赵爷爷说得是,不过我觉得我读书还是挺用心的。” 一旁的顾老头也不高兴了。 刚刚赵老头进来后,他一直没说话,现在总算是忍不住开口了。 “年轻人心思还是要活络一些,我孙女婿这样的就很好。” “不然跟个书呆子一样,只知道死读书,以后不就成了个只会说空话的顽固腐儒了?” 赵老头冷笑:“你这说的,那这时间千千万万的读书人,个个都是没用的老腐儒了?” 顾老头回怼他:“至少你就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书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