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武举(14)-《唐朝地主爷》
第(1/3)页
第二百四十六章 武举(14)
往北一里,往东五里,见一巨石,往北十丈有宝藏。
别的东西徐清不记得,但是这藏宝图,徐清是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能让隋朝位极人臣的大将阴世师,临死之前都惦记着的东西,该有多么牛叉。钱财,徐清不缺,但好奇心,徐清却难以满足。
改天,找个借口过去溜达溜达……不过眼下,还是进行武举的好。
内场武举,罗通、徐震、裴律师三人分别负责拉硬弓,舞大刀,拿大石三项,徐清除了捡垃圾的老本行之外,还要和徐世绩一起给文将出题。
文将,又称作谋将,常常居帷幄之中,而决胜千里之外,料敌于先,有策反敌将之能,通间作之法。此等将领,往往有统帅之能,反而比外面的武将要爬得更高。而且,握旗中军,比带着士兵冲锋要安全得多。
只不过,天下读书人少,读武经的就更少了。一读武经的,必然是有极大的兴趣,故而常常都倒背如流。不过,无论是武是儒,都注重一个学以致用,从纸上谈兵,到率兵致胜的距离,不是一个量的问题。
谋将一科,只有寥寥数百人而已。《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三略》、《六韬》和《李卫公问对》共称武经七部,但《李卫公问对》是根据李世民和李靖的问答而写成的,现在还没有。谋将一科,便从前六本书中出题。分流之时,考的是帖经墨义,相当于还原原文和解释意思。
而现在,是升级版的筛选题,计划要淘汰剩下一百人,故而就不能考那种低级的东西了。每个考生,先和徐世绩对策,探讨武经六部中某一主张的局限性与合理性。再由徐清和他两个人一起打分,合格者便进入下一轮。
这一轮,主要是去掉只会死记硬背的人。再到下一轮,则由徐世绩出题,模拟一些战争场景,让考生出主意,率领三军进退破敌。其中的题目从大漠到丘陵,从骑射到水战,最能考研一个谋士的知识之宽广。有了比较宽广的知识面才能随机应变,出奇制胜。
自从玄武门的守兵多了之后,徐清就发现魏冼越来越忙,经常性的不见人影。徐清想给魏冼配一个副手,他这个主簿按说是徐清军中的第三的大佬,但干的活基本和赵拱差不多,赵拱手下还几个小太监宫女,但魏冼却只是一个人忙这忙那,把徐清军中的开支各个将领的关系,调整得和和谐谐。可以这样说,魏冼现在在军中下令,既不需要徐清的印信,也不要徐清的亲笔信,下面的兵丁都会遵从。同样的,徐清也有意的在身边设置一个幕府,这些人不要和自己更亲密,但是有很大的职业性,一些险恶但又不能在台面上说的,可以和他们商量。徐清来唐这么久了,徐清也不想见个人就收入自己的贴身小弟,朋友多了,徐清发现那些队友都要自己带着才能飞,心累。
“引兵深入诸侯之地,敌人四合而围我,断我归道,绝我粮草,敌人既众,粮食甚多,险阻又固吗。我欲出之,为之奈何?”徐世绩坐在演武台上看着下面五个上前对策的人问道,徐清问之,暗道一声此题甚难,这徐世绩出题太活了。这个问题,既是出自武经六部中,也根据现实情况设计了场景,说的是回去的路已经被断绝了,敌人十面埋伏,我军粮草已尽,敌人却粮草丰厚,这个时候想出去,怎么办呢?为之奈何?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