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太乙作浪,大禹治水-《诸天之道叩洪荒》


    第(3/3)页

    关键时刻鲧的儿子,禹急忙求情。

    然后将自己所想的治水之策和盘托出。

    一句堵不如疏让舜帝双眼一亮。

    这水非凡水,能够无限增长,大罗不出,如何能将水水堵住?

    但是疏通却不一样。

    这几年,禹一直在记录水位增长变化的情况。

    只要疏通的速度大于增长的水量,大水自然可治。

    同时,禹还结合自己父亲的一些决策,堵疏并用,自可治水。

    最后禹更是立下军令状,治水不成,提头来见。

    舜帝立时便任命禹全权主持治水一事。

    禹也不负众望,疏通河道,开挖大渠。

    在父亲的帮助之下,堵疏并用,耗时九年岁月,终治大水。

    不论水位如何暴涨,都会顺着无数条江河。汇入东海之中。

    最后为了解决无法飞跃河流之时,人族太乙皆尽出动,铺设一条条巨大桥梁。

    然后大禹又命令人族太乙炼制定海神针,在龙族的帮助之下,定住东海波涛。

    自此,禹便名震人族,更是传出了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美名。

    一晃便是百年岁月,舜帝已经垂垂老矣,欲传下人皇之位。

    最终,选择了在人族之中享有盛誉的禹。

    随后,舜飞升火云天,大禹继位。

    大禹继位之后,自是延续舜帝的政策,励精图治,人族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但是,终有贼心不死的蠢货,开始兴风作浪。

    这群妖孽捣毁堤坝,堵塞河川,人族再遭水灾。

    禹帝大怒,三千人族太乙尽出开始扫荡洪荒东部的妖族。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