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模范青年-《赵四娘家》


    第(3/3)页

    等喧闹的人群稍稍安静了一些,赵四娘又补充道:“收了这么久的货,我也大概晓得了哪些村子盛产哪种山货,可以说几乎每个村都有自个儿独特的土产。乡亲们看这样可好?往后咱赵家铺散货照收,但要是可以的话,你们同村之间商量商量,看能不能估摸出村子里一个月能产多少土特产,然后推一个代表出来,和咱赵家铺签下契约。往后你们可以把货集中在一起派人一道送过来,或是三天一送。或是五天一送,只要每月满了契约上的量就行。”

    这回赵四娘说完话后,四周一片寂静。

    说实话,北岸的乡亲们由于常年贫困交加。很多人都发育得不是很好。这里所说的“发育”不仅是指身体上,还包括智力上。不是说他们是傻子,可比起南岸的乡亲们来说,他们中的很多人都稍显木讷。故而,好多人都没能理解刚刚赵四娘所说的那席话到底是个啥意思,还在慢慢地消化思考中。

    不过今日来了这么多北岸人。里面也不乏反应灵敏、头脑灵活的村民,他们听完了赵四娘的提议,不禁眼前一亮:要是按赵四娘所说的来办,不光可以让很多乡亲少走几十里山路,更重要的是还能多一层保障。虽说赵家出了名的仁义,但毕竟口说无凭不是?立下契约后就不怕赵家铺反悔不收他们的货了。”

    “赵姑娘,我看这个主意中!只是今儿咱村一共就来了四五个人,可不能代表全村人……你看这么大的事儿,能不能给咱点儿时间,让咱们回去好好商量商量?”人群当中,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率先开口问道。

    赵四娘略微打量了那青年一眼,只见他身上穿的衣裳虽然敝旧,于不起眼处还打了几个补丁,但比起其他衣衫褴褛的乡民来说,不知好了多少倍。而且他虽面目黝黑,但精气神极佳。

    赵四娘寻思这样硬朗正气的青年就算是在镇上都难得一见,在北岸就更加难得了,想必在村子里有一定的威信,多半能说得上话。

    于是赵四娘点头郑重道:“当然可以!不过咱家过几日就要搬走了,不能够等太久,你看下个集日给我答复可好?”

    “中!”那青年一口答应道。

    过后赵四娘了解到,青年名叫叶林祥,来自北岸的七里坡。

    今天他除带来木耳、香菇等寻常山货外,还拿来三只野鸡和两只狍子,另有五只野兔,据说那些都是他亲手猎来的——他的精明强干从这儿也可见一斑了。

    不仅如此,他还极为孝顺父母,孝名在外的他甚至在整个北岸都有着极高的知名度。

    故而,正如赵四娘猜想的那样,叶林祥在本村有很大的发言权,甚至在整个北岸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当北岸的乡亲们看到这个模范青年要求回去相商,不管想没想明白,都有样学样纷纷说下个集日再给答复。

    看着杨氏经过一个早上的忙碌,终于把山货都收齐了,而人群也渐渐散去,思考了半天的赵四娘也做出了决定——这事要是能成,估计收货量会大幅增加。到那时候,可就不能再麻烦年迈的外婆了,必须安排专人收货,黄三水的两个哥哥就是不错的人选。

    “赵、赵姑娘,这些野菜俺也能挑,可、可俺们是外乡人,你能给收吗?”

    收完了货,赵四娘正帮着杨氏将其中一部分装车。这时一个面黄肌瘦的少女怯怯地走到赵四娘面前,两手互搓,一脸忐忑地问道。

    赵四娘一怔,纳闷道:咦,这丫头是谁?怎么感觉在哪儿见过,有些面熟。(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