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南洋之行-《赵四娘家》


    第(2/3)页

    这里不同于前几次临时停靠的那些穷乡僻壤,码头上到处都是不停忙碌着的人们,人群中不时会有提篮小贩出没。这些小贩中,居然有不少在用宁国官话叫卖。

    宁国官话虽然和燕国官话有所不同,但差别并不太大。毕竟这两国的官话都是自前朝的官话变化而来,而前朝灭亡还不到五十年,再变化也变化不到哪儿去,说着宁燕两国官话的人之间几乎不存在交流障碍。

    于是,赵四娘将手中的货物很顺利地卖了出去。

    令她惊讶的是,刚刚自己到底不大好意思白拿,就没从船上顺特别贵重的货物,只是拿了些寻常的草药。可就是这些在幽州卖不了几个钱的草药,在这儿居然卖出了难以想象的高价,而且是有价无市。

    这些意外收获加上她小衣衣角里的数颗金豆子,以及挂在脖子上的金叶子,居然成了一笔不小的财富。

    不管是不是出于本心,南洋来都来了,而且本钱也有了,赵四娘这个生意人自然不能空手而归,就开始寻思从南洋倒腾点儿什么东西带回幽州。那什么南洋风情观光旅行,早被她忘到了九霄云外。

    至于说,赵四娘这么瞎改行程,人家江泠会不会有意见,这你就多虑了。

    自从江泠有一次在船上烧了三天三夜后,醒来的他就转性了。以前他对赵四娘总是淡淡的,很多时候赵四娘问他十句,他都懒得答上一句。可那以后,尽管江泠还是惜字如金,可赵四娘能够感受到,他开始对自己上心了,不再敷衍自己。只要自己提出的要求合情合理,他都会竭尽所能地去满足。

    改行程这点儿小事儿,江泠自然不会逆了赵四娘的意思。

    先不提赵四娘如何在南洋买买买,再继续说姜家滩这一头。

    回到姜家滩后,赵四娘一家先和姜老爷子一家寒暄了一番,就开始聊起了近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