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干粮铺子-《赵四娘家》


    第(2/3)页

    当然了,赵四娘家能够如此包容,无惧挑战,那是因为她家已经成为了业内的霸主,别家轻易越不过她家去。这要是在以前,她家还守着一间小铺面的时候,就会成天担心别人会来模仿她家做吃食的法子,会来盗取她家的构思。那会儿要是有人敢在她家附近开家差不多的铺子,赵三娘第一个就要冲过去撕了人家。

    如今赵三娘有了底气,不但不撕人家了,还很欢迎人家来竞争。拿她小妹的话来说,有竞争才有进步嘛。来来来,大家都来吧,一起进步哈。

    看到她家铺子每天客似云来,许多心眼活的人纷纷效仿,开起类似的铺子来。那些都是外人,赵三娘尚且吩咐伙计与人家和睦相处,要是亲戚杨久平一家想开,她又怎可能出言反对?肯定会鼎力相助。

    不过在赵三娘看来,赵家铺之类的铺子在南城码头一带已经趋向于饱和,再开下去收益有限,最好还是换个行当。

    杨久平一家深觉赵三娘说得有理:就算无关道义,他家也不能开类似赵家铺的铺子。不为别的,自家这个后来的,肯定争不过先开的,更何况那些先开的铺子里还有无比强大的赵家铺呢,这是在拿着鸡蛋碰石头。

    “三娘姐,那你说咱家开干粮铺子怎么样?”杨二喜问道。

    “专卖干粮的铺子?”赵三娘想了想,道:“这里靠码头,每天都有很多南来北往的客商经过。出门在外,这些客商肯定要备些干粮,其中就有不少人来赵家铺买些包子馒头带去路上吃。不过再好的包子馒头吃多了也腻味,要是你家的干粮铺子除了包子馒头外,能多弄些花样,肯定会很受欢迎的。”

    杨二喜见赵三娘认可了自己的想法,顿时满心喜悦,道:“咱家卖烧饼,卖馓子,卖油茶面……只不卖包子馒头。”

    “为什么不做包子馒头呢?虽然包子馒头几乎每家店铺都卖,卖它没有新意,可这是客商认可的主流干粮,少了它,你家这干粮铺就有些名不副实了。”赵三娘说到这儿,有些明白了,不禁又笑了,道:“你这是在担心卖包子馒头会抢了咱家的生意吗?行啦,别说咱们赵家铺主打的是汤面、菜肴生意,包子馒头只是个陪衬。退一步讲,就是咱家专卖包子馒头,咱家客人也不是谁说抢就能抢走的。你呀,好好把自家的干粮铺子料理好就成了,别成天尽想这些有的没的。”

    其实,杨二喜早在几天前就生出了开干粮铺子的想法,可她还真就是担心铺子开张后会影响到赵家铺,才一直没有说出口。今天有了赵三娘这番劝导,杨二喜再无顾虑。

    于是,杨久平一家开始了他家卖干粮的大业。由于他家兢兢业业的不懈经营,新开的铺子很快就打开了销路。

    很多年后,杨久平家的干粮铺子开遍了幽州的各个码头,他家卖的干粮甚至被客商带去了海外,可谓是享誉海内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