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汉字注音-《赵四娘家》


    第(2/3)页

    据赵四娘所知,自古以来周边的那些小国就很仰慕中华文化,纷纷研习中华文化。想要研习中华文化,领会到个中精髓,学好汉字是不可或缺的。

    那些小国的话语大异于中华,想要学好汉字,就得给汉字注音。他们注音的方式各不相同,光她听说过的,就有喃字、假名和彦文等。

    喃字赵四娘一窍不通,假名她总觉得有点残,想来想去还是彦文比较合适。不为别的,彦文在构架上勉强算是方块字,在使用汉字的人看来更加顺眼。

    当然了,并不是决定好使用哪种注音方式,就万事ok了,在注音过程中还是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的。毕竟彦文是李朝用来标注古汉语音的,李朝的那些歪果仁标的准不准暂且不提,他们标的是古汉语,大异于现代汉语,更加大异于此处通用的燕国官话。故而,使用彦文标音有些音标不准,甚至标不出。

    虽说赵四娘外语科班出身,修过专门的音韵学课程,可要让她将彦文体系调整到和燕国官话相匹配,这个……她做不到哇!

    这可不是赵四娘前世没把本事学到家,而是她自幼所处的环境,就决定了她注定无法准确地标出燕国的语音来。

    话说赵四娘一经穿越,就继承了前身所有的记忆,连带言行举止,也学了个**不离十,燕国话自然是不在话下。可说的时候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真正到了注音的时候,她就现有些明显应该区分开来标注的音,她却听不出太大的差别来。

    举个例子来说,牛奶和流奶,刘德华和牛德华,在大部分人听来显然是两种不同的音,可在小部分人耳朵里,这就是同样的音,没有丝毫的差别。

    要注音,先要辨音,连音都辨别不出来,这还怎么标注?

    正在赵四娘焦头烂额之际,姜荷莲子过来帮了她一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