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人性和兽性-《凡仙逆》
叶枫问蓝兰人类是食物吗?
蓝兰道:“怎么可能?”
但是叶枫笑道:“人类既然是动物,又为何不能成为食物。老虎吃人的时候,不就把人当成了食物,在老虎的眼里,我们和它的食谱上的猪、牛、羊、猿猴没有任何区别。就好像猪、牛、羊在我们的眼里一样是食物,但是人却为何不是呢?”
这样蓝兰的cpu一下子就被干蒙了,道:“我不知道”
叶枫也没打算难为她,继续道:“你之所以会认为不可能。是因为人类几千年来的定势思维,对于你而言就是无数岁月累计下来的定势思维
“你之前所说的人类是高级的灵长类动物,而人类高级就高级在人类有了思维,有了思考,用我们修士的话说就是元神、神魂
“就拿人界普通人类来说吧
“人类通过科技手段走到了这个自然的的食物链顶端,成为了无法被撼动的存在,就这么在顶端待了不知道多少岁月。人的本性是傲慢的,站在顶点久了,就会忘记,曾经的我们在科技极端落后的原始时代,也曾经被其他猛兽当做食物、威胁生命,而不得不躲到山洞里面去。时间一久,我们人就傲慢到了认为:世界是为了我们人类存在而诞生的。而这种想法在“我思故我在”的唯心主义学说那里更是达到了巅峰
“如今葬星上的人类已然高楼在大厦之间忙碌穿梭,只求生存的一席和温饱。从早到晚为了生计而奔波。这个和一万年前的人类以及在自然界中苦苦觅食的动物相比,其生活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不同。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依然存在,证明了人类终究还是没有彻底摆脱低等生物的本质,即便人类拥有了科技,人类依旧只是自然界中的一种动物。而人类中这种动物本能,我叫它“兽性”
“但是人类自然不会容忍自己和其他低等动物一起被视为“兽”,所以才在只有我们人类独有的思考亦或者叫灵魂的领域做了区分的标签,简单地说法就是人类用只有人类才会出现的道德这种东西,来把自己和低等动物作了区分。不得不说,这点没有做错,的确也应该这么去做。而我们人类称之为“人性”。但人性本质上就是脱胎于兽性,所以我们常说“人性本恶且趋利避害”的根源就在于“人性来源于兽性”
“但是十分搞笑的是,人类是一种自私自卑自傲又喜欢自欺欺人的动物,这点体现在人类总是喜欢在“人性”和“兽性”之间来回反复横跳
“虽然在很多情况下,人类在“人性”和“兽性”之间都会倾向于选择人性,但是那是在有的选择的情况,当然这说的是大多数的情况,不然“禽兽不如”这个词造出来又是来形容谁的呢?但是选择人性也未必见得有多高尚的,毕竟人性这种东西大多数情况下都不是啥好东西,即便有好的方面也是那么容易变质,经不起利益诱惑,人性很容易从好的一面滑向坏的一面,甚至超出人性彻底滑向兽性的例子也不是没有
“人性”和“兽性”都围绕着一个核心就是“人”,而底线就是生命,死蛟龙不如活老鼠,说的就是生命无与伦比的重要性。在没有触及生命这条底线的时候,人性和兽性其实都还有选择的余地。但是一旦触及,那么人们就不会选择人性还是兽性了,哪个能让自己活下来,就是哪个了。正因为如此,古时易子而食的人间惨剧就是触及生命底线的结果。那些人根本没有选择。
“在“人性”和“兽性”之间,如果人还能有选择余地的话,那么怎么选就是个人的责任,但是如果所有人都没有选择的时候,那适合就是整个社会所有人的责任、亦或者说是那个朝廷、那个掌权者的责任
“就拿倒地老人该不该扶的问题,这个问题本来只是个别问题,但是之所以会演变成普遍问题,进而升级成一个社会风气问题,就是因为好人难做,需要承担巨大成本,但是做外人不需要成本,还有利可图。那么跟风干的人必然多了,社会风气自然会慢慢变坏,这里体现的就是社会所有人的责任
“但是其实这个时候要补救还来得及,补救的方法就在于下面要讲的道德或者法律规范上。你要说为什么不保护好心帮助别人的人,不处置讹诈老人,我不想说是法律不完善的原因,都多少年了,还不完善,要不要把古人从地底下挖出来仰卧起坐,都是你古人的原因?
“其实更加现实的原因是因为法律只是道德的底线,它管不了那么多事,法律管不了,人们又不再信仰道德的时候,那么社会风气不乱才见鬼呢。而且在法律层面,再好的人只要做了坏事那就是坏人
“是是是!法律面前是人人平等,坏人不都躲在法律后面去了吗,做尽坏事啥惩罚没有,毕竟能获得最大利益的方法全在法律的禁止条款里面写着呢。所以到最后好人经常犯错,坏人逍遥法外,迟到的法律的正义根本就不配叫做正义,也没资格称为正义。迟到的正义是比邪恶都还不如的东西。而这个就是掌权者的责任。一个社会风气的纠正从来都是以百年为单位的,但是犯错却只需要短短一天、一个小时、一分、甚至只是一秒。历史上无数的亡国朝廷告诉我们,千辛万苦笼络的民心,摧毁却很容易,被摧毁后的民心要想再凝聚,是要改朝换代流血的
“所以人是追求“人性”的同时却又舍弃不掉“兽性”的一种极其矛盾的动物,这个可能有自身的原因,但是更多的还是整个环境的原因,毕竟个人的力量是很弱小的。
“所以人可以是动物,也可以不是动物,因此人也可以是食物,也可以不是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