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在实践过程中,某些错误的理论或方法会被逐渐的摒弃和改正,但依然有一些漏网之鱼。 他手里便抓着一条漏网之鱼。 凌一鸿等人开出的这张药方是错的。 但这不能怪他们,因为他们的参考只有医书,如果连医书都是错的,他们当然不可能开出正确的药方。 是药三分毒,对症的药尚且有毒性,更何况不对症的? 只是此方虽然错误,但毒性并不大,而且一定程度上,是真的能缓解病症的。 若不是长期服用,并不会对人体产生影响,或许是淑妃体质特殊,或许是她服用此方日久,才会造成如今的局面。 凌一鸿见唐宁看这药方有好一会儿了,忍不住问道:“师叔,难道是这药方有问题?” 唐宁点了点头,说道:“这药方是错的。” 凌一鸿有些难以置信:“错,错的?” 同样不信的还有在场的太医,一名老者走上前,看着唐宁,皱眉道:“此方是《名医别录》上记载的古方,流传至今,已有千年之久,怎么可能是错的?” 凌一鸿介绍道:“师叔,这位是太医令陈大人。” 唐宁看了看他,问道:“书也是人写的,人都能错,书为何不能错,千年前的古方,在流传的过程中,被改正摒弃的还少吗?” 淑妃的病只是普通的小病,就算是不用任何方子,任之由之,也不会出现现在的结果。 这不是在治病,这是在下毒。 淑妃现在需要的不是治病方,而是解毒方。 唐宁清楚的记得,在老院长收藏的一本后世医书上,是将此方当做是一个错误的典型讲解的,不仅给出了替换的药方,还列出了解毒之法。 唐宁看向凌一鸿,问道:“有纸笔吗?” “有!”凌一鸿点了点头,说道:“师叔请随我来。” 唐宁随他走到一处桌旁,提笔写了两个药方,交给他,说道:“此方是解毒之方,淑妃娘娘服用两日后,隔上一日,再用第二个方子。” 第(3/3)页